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企業迎來利好。溫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針對……
時間:2016-04-06 15:35:06溫州網4月20日訊(記者 戴瑋 通訊員 莊麗)4月20日上午,溫州市住建委公布“2016年第一季度溫州市房地產市場情況報告”。內容顯……
時間:2016-04-22 15:09:43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修訂〈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通知》(財會〔2017〕15號)的規定,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或確認為遞延收益;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分別不同情況計入相應期間的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成本。可見,與修訂前的準則相比,政府補助新準則的核算既可以采用總額法,也可以采用凈額法。
案例:A公司為進行節能環保改造,2017年12月初購置一批設備。當月底,A公司收到當地政府財政性資金100萬元,作為購置設備的補助。該批設備不含稅價500萬元,會計與稅法上預計凈殘值均為50萬元,以直線法計提折舊,折舊年限10年。該公司以凈額法對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
收到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1. 企業購置設備時:(單位:萬元,下同)
借:固定資產 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
貸:銀行存款 585
2. 企業收到政府補助時: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固定資產 100
3. 收到政府補助后固定資產的所得稅會計處理
根據相關稅法,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同時符合規定的3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
(1)政府補助作為不征稅收入時的所得稅會計處理。2017年末,A公司購入設備的賬面價值為400萬元,由于不征稅收入所形成資產計算的折舊不得在稅前扣除,因此其計稅基礎也是400萬元,不產生暫時性差異。
(2)政府補助作為應稅收入時所得稅會計處理。A公司應在取得當年將其全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所購買設備的計稅基礎應包含政府補助部分(即為500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00萬元。但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同時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因資產或負債的初始確認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不予確認:該項交易不是企業合并;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該交易并非企業合并,同時,該交易發生時會計上只影響相關資產科目,對會計利潤并無影響;稅法上固定資產只有在以后計提折舊時才能在稅前扣除,交易發生時并不影響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因此,這里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收到政府補助的所得稅納稅申報
1. 政府補助作為不征稅收入時的處理。《A105040 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適用于發生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的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用于支出進行納稅調整。在本年的“財政性資金”的“金額”列和“支出情況”的“支出金額”列分別填寫100萬元。與資產相關的不征稅收入的政府補助且在以凈額法核算下,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都無影響,且資產的賬面價值等于計稅基礎,無需作其他納稅調整。
2. 政府補助作為應稅收入時的處理。2017年收到政府補助時,應填報《A105020 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納稅調整明細表》。該表稅收金額填寫100萬元,賬載金額為0,納稅調整金額100萬元。
凈額法下會計上取得政府補助時直接沖減資產的賬面價值,而非確認遞延收益,以后年度也不會再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因此,以后年度的納稅調整應通過填報《A105080 資產折舊、攤銷情況及納稅調整明細表》來實現。本例中,固定資產賬面價值400萬元,每年計提折舊額為35萬元〔(400-50)÷10〕。計稅基礎500萬元,每年稅前扣除折舊額為45萬元〔(500-50)÷10〕。2018年填報該表時,納稅調減10萬元。10年后折舊期滿,納稅調減額累計100萬元,與收到政府補助年度在表A105020中納稅調增的金額相等。
微博賬號:北京溫州商會微博V
北京溫州企業商會版權所有 京IPC備 05029216 號
掃一掃,有驚喜!